云服务器

浅谈测试用例

2017-06-22 14:56:28 0

一、什么是测试用例?

 测试用例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、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,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。

 通俗的讲:就是把我们测试系统的操作步骤用按照一定的格式用文字描述出来。

二、写测试用例有什么好处?

• 理清思路,避免遗漏
    这里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,假如我们测试的项目大而复杂,我们可以把项目功能细分,根据每一个功能通过编写用例的方式来整理我们测试系统的思路,避免遗漏掉要测试的功能点。

• 跟踪测试进展
   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,执行测试用例,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测试进度。

• 历史参考
    在我们所做的项目中,也许会有很多功能是相同或相近的,我们对这类功能设计了测试用例,便于以后我们遇到类似功能的时候可以做参考依据。

• 重复性
    我们测试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人测一遍就算测完的,需要多人反复的进行测试,那么我们就需要测试用例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测试行为。

三、测试用例的方法

好吧,咱知道啥是测试用例了,也是知道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了,那到底应该怎么写?无从下手啊。我们在写测试用例之前,先学习几种方法,它是我们写测试用例的指导思想。

1.  等价类划分

     在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,在该子集合中,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价的。假如有一个输入框要求输入1-10000个数,我们不可能用每一个数去试,我们输入5 和输入6去验证和揭露输入框的错误可以看做是等价的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机的抽取一些数据来进行验证。如:10 、99、7777......

   等价类分: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

   输入框要求输入1-10000的数

   有效等价类:可以输入1-10000之间的数来验证,如:2、5、99、8495......

   无效等价类:可以输入1-10000之外的任意字符验证,如:20000、字母、下划线、特殊符号、空格、回车.....

2.  边界值

   边界值是对等价类的补充,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,大量的错误是出在输入输出的边界价上。我们还拿上面的例子,一个输入框要求输入1-10000之间的数。我们要测它有没有超出这个范围,如:0、-1、-2、1000、10001.....等等,来判定是否超出了我们的范围。

3.  因果图

  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,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。举个例子:原因:A=0,B=0,结果我就可以判定:A=B。确切的说他是一种因果关系思想。它会无形中指导这我们的测试。当然了,我们为了以免遗漏,可以把系统中的因果关系用图画出。不过系统大而复杂的话就是个体力活了。呵呵。

4.  错误推测法

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出系统可能存在的错误,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。

5.  其它

 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很多,我们常用就上面几种,其它的方法还有:状态迁移图、流程分析法、正交验证法等等。

四、测试用例的格式与要素

一个测试用例应该包括:编号,标题,测试场景,测试步骤,预期结果。

当然还可加入一些它选项,如:优先级、测试阶段....

注:上面的格式取自《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》,它并不一定适合你,我只是让大家对测试格式有个了解。

关于测试用例的存放管理:

1.  项目管理系统自带的用例管理,一般用例会与项目挂钩,有固定的格式,搜索、修改等功能,使用起来非常方便。如:禅道项目管理、QC、bugfree 等等都带的有用例管理功能。

2.  通过world\Excel文档形式管理,这样的好处就是自己定义测试用例的格式。
 
上一篇: 无

微信关注

获取更多技术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