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代码电脑卡,得想个办法搞搞
之前自动化平台的代码运行在本地主机,电脑的CPU内存等使用率偏高,电脑时不时卡顿,申请提高电脑配置,从申请到采购,到到货耗时太长。作为一名云计算从业人员对这种情况表示不能忍,得想个办法,说来就来,马上开搞。为了让经费更好地批下来,精打细算是必须的,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。
分析一下主机重点关注的资源:
- CPU
- 内存
- 存储
- 网络
CPU
CPU的区别主要在核数和主机规格(主机规格意味着CPU单核性能),由于是专门跑程序用的云主机,不会同时跑很多软件(起码不要在服务器开几十个网页……),CPU核数不用太多,1核有点少,一般2-4核够用,看着经费选。除了核数外,CPU的规格也是重要的价格因素,一般有共享型、通用型、计算型、性能突破型几种。
通用型:普通性能的CPU,一般是3.0GHz的时钟频率(时钟频率意味着CPU的运算速度),优势在于CPU是独享的,可以随时跑满CPU,不用和其他人共享CPU。一般的个人工作用主机用通用型就可以了,价格也合适最推荐的类型。
性能突破型:不建议用来跑工作程序,一般是非常不活跃的程序才用性能突破型,工作跑的程序用性能突破型会经常突破性能,得不偿失。
共享型: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户可以选择,肯定要和其他用户抢性能,可能不跑程序CPU也是高使用率,但由于程序一直跑着且是工作用的程序,不是生产用的,卡一下也问题不大,共享型的价格低,经费不多可以选择,如果有经费足就不要选。
计算型:除了GPU类云主机外最贵的规格,CPU的时钟频率比通用型的高,但一般程序用不上,实际上很多程序也不是受主机的时钟频率限制,一般是太多程序在跑,CPU核数不够用,又或者是受限于内存大小、磁盘IO速度等。不建议个人使用,一般是生产环境才用的规格。
内存
内存大小可以在本地跑一下程序(注意关闭其他程序),如果程序大约占个2G(一般都没有),云主机内存4G绝对够用,建议2G-4G内存,再多一般用不上,用Windows云主机不要装太多软件,程序和IDE以外的软件最多装个火绒就行了,装多了只是正在浪费经费(经费多的自便)。用linux的可以使用Theia IDE,在云主机部署,在web端直接打开,十分方便。
存储
存储的话主要是大小和规格,大小看个人需要,规格一般是SSD和本地磁盘,其他的不作考虑。部分程序有特殊需求的要选择本地磁盘,其他的建议用一般的SSD虚拟盘就可以了。多数云商会根据磁盘大小给予不同的磁盘IOPS限制,睿江云磁盘没有这种限制,也是方便小用户的使用。跑代码不考虑HHD,一般是归档文件才考虑HHD。
网络
个人跑程序用的云主机,与生产环境不同,一般不会有大数据量传输,网络资源不太重要,有个5M以下都够用了,建议取个中间数3M带宽。当然,可以用按流量计费的方式就用按流量计费的方式最好,可以开大一点带宽,下载软件时方便不少。
总结
个人工作用云主机优势在于可以调整配置,在刚开始使用时可以先用低配置的主机,慢慢把配置升级上去,弹性调整不用担心采购后配置还是不够用的情况,复制主机也方便,有很多人需要同样的云主机时,使用配置好环境的主机创建镜像,快速创建可以使用的云主机。在经济上和效率上,使用云主机比升级工作主机配置都要好。